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
發(fā)布時間: 2020-07-17 09:42:21 瀏覽量:
一 學科簡介及研究方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研究計算機的設計與制造,以及信息獲取、表示、存儲、處理、傳輸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論、原理、方法和技術的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科學理論、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我校2001年獲得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2005年被授予湖南省重點專業(yè)、2008年被批準為湖南省特色建設專業(yè)、2009年被批準為國家特色建設專業(yè)。學科目前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教學和學術水平較高的學術隊伍,形成了多個以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為主體的學術梯隊,在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視覺、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理論與應用、嵌入式系統(tǒng)與傳感器網(wǎng)絡、軟件理論與技術、智能交通與安全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有影響的科研成果。
二 培養(yǎng)目標
為適應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所培養(yǎng)的碩士研究生應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人才。具體要求是:
1. 碩士學位獲得者應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論水平與素養(yǎng),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積極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2.掌握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和熟練的實踐技能;在所從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圍內了解其現(xiàn)狀和發(fā)展動態(tài),具有獨立承擔本學科領域內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通過與其它學科交叉,能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相關研究及應用;具有嚴謹?shù)目茖W作風和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在科研院所、工廠企業(yè)以及高等院校從事本專業(yè)或相鄰專業(yè)的科研、工程技術和教學工作。
3. 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運用該外語比較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yè)的文獻資料,同時必須具備較強的聽、說、寫方面的能力。
4. 堅持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三 培養(yǎng)方式
研究生培養(yǎng)實行以科研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導師負責研究生的業(yè)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并組成以該研究生指導教師為組長的研究生指導小組,負責研究生的培養(yǎng)和考核。
四 學制與學分
1.學制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
2.第一學年內完成所有課程學習。學位論文研究、撰寫及答辯的時間要求不少于1年。學習成績和科研情況表現(xiàn)特別優(yōu)秀的學術型碩士生,可申請半年或一年提前畢業(yè)。
3.最低學分要求
五 課程設置
注:1.英語實行免修申請制度;
2.鼓勵學術型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進行跨學科選課。每名碩士生可跨一級學科選修不超過兩門跨學科專業(yè)課程。
3.同等學力及跨學科報考的碩士生根據(jù)研究方向補修本學科本科骨干課程2門,補修課程不列入培養(yǎng)計劃,不計學分,由導師和學院負責檢查和審核。
六 必修環(huán)節(jié)及要求
1、教學(科研)實踐,計2學分
碩士研究生應該完成一定的教學(科研)實踐工作。教學實踐工作主要包括:給本科學生開設講座、協(xié)助指導畢業(yè)設計(或課程設計)、指導實驗、指導現(xiàn)場實習、助課等。每個研究生可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具體事宜由學院統(tǒng)一安排。
科研實踐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由學院集中組織企業(yè)實習和參與相關科研項目。
為了彌補以上按照一級學科所開設的基礎課和導師研究方向的縫隙,導師根據(jù)碩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內容,另開設2門導師方向任選專業(yè)課,由導師親自講授,講授內容不限,并由導師負責考核。
2、學術活動,計2學分
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參加的學術活動次數(shù)應不少于10次。學術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導師指導下的學術討論班活動,參加學術講座,參加學術會議,與導師一起參加訪問講學等。除此之外,研究生必須閱讀與專業(yè)研究方向有關的文獻并寫出綜述報告。具體要求見下表:
本專業(yè)研究生必需閱讀經(jīng)典著作,以及如下學術期刊和重要會議論文: 1.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 2.Artificial Intelligence 3.IEEE Network 4.Int.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5.IEEE Trans. PAMI 6.IEEE Trans. Image Processing 7.Traffic Engineering and Control 8.IEEE Trans. ITS 9.ICCV、CVPR、ECCV等會議論文 10.《計算機學報》 11.《軟件學報》 12.《自動化學報》 13.《電子學報》 14.《通信學報》 15. 《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16.《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 17.其它與專業(yè)有關的主要學術期刊 |
文獻綜述報告的基本要求: 1. 文獻綜述報告的內容必須能較全面反映所進行的碩士學位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并分析各種方法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初步提出自己的技術解決方案; 2. 文獻綜述報告要求在8000字以上; 3. 文獻綜述報告中參考文獻要求在35篇以上,其中外文資料要求在15篇以上。 |
學術活動、前沿性學術專題要求: 參加導師指導下的學術討論班的活動;參加與研究方向相關的學術講座或訪問講學。 |
3、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計2學分
(1)學位論文的選題要求:
學位論文的選題應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研究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認真撰寫開題報告,并由導師組織開題報告會,得到評審專家的一致認可后方可正式開題。
(2)開題報告內容:
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創(chuàng)新之處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預期研究成果;研究進度計劃。
(3)開題時間:第三學期。
(4)文獻閱讀數(shù)量:閱讀相關論文3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至少15篇。
4、中期篩選
碩士研究生在第四學期初,按照《長沙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中期篩選試行辦法》進行中期篩選。在篩選過程中,需從政治思想、學術水平、科研能力、課程成績等方面對碩士研究生進行一次全面考核。篩選沒有達到規(guī)定要求的碩士研究生不能進行選題報告,也不能進入學位論文階段的研究。
5、學位論文中期檢查
學位論文的中期檢查在第五學期。檢查內容包括:
(1)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
(2)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及成果,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
(3)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
(4)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5)論文按時完成的可能性。
檢查未能達到規(guī)定要求的碩士研究生,將延長其論文工作時間,推遲畢業(yè)論文答辯時間。
七 學位論文
完成規(guī)定的課程學習、學位論文開題和中期篩選后方能進行學位論文寫作;通過學術論文不端行為檢測和學位論文預答辯后,方能進行論文盲送審。學習期間,研究生必須在專業(yè)核心期刊上發(fā)表(或接受)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并且論文要以長沙理工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研究生為第一作者(或者導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否則,不能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本專業(yè)的碩士學位論文要求:
1、論據(jù)可靠,方法正確,邏輯推理嚴謹,有一定的新見解;
2、論文寫作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筆流暢,格式規(guī)范;
3、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或實用價值;
4、論文工作時間保證不少于1年,學位論文字數(shù)要求在3萬字以上;
5、讀研究生期間獲得的主要學術成果(論文或發(fā)明專利等),必須與學位論文緊密相關。
6、其他具體要求參照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有關文件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