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湖南省農家書屋發(fā)展十年調查研究
2019年06月05日 11:08         所屬學院: []          點擊:


附件5

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

計劃項目申報表

 

項目名稱:

  •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

  • 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后即可在線瀏覽  或

  • 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后即可在線瀏覽  或

  • 下載此 PDF 文件

學校名稱

長沙理工大學

學生姓名

學  號

專      業(yè)

性 別

入 學 年 份

高夢月

201563120305

漢語言文學

2015.9

田一熙

201563120325

漢語言文學

2015.9

林海婷

201563120306

漢語言文學

2015.9

任曉玥

201563120323

漢語言文學

2015.9

劉玥婷

201563120407

漢語言文學

2015.9

指導教師

周子玉

職稱

講師

項目所屬

一級學科

750 

項目科類(理科/文科)

文科

學生曾經參與科研的情況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閱讀方式的變化調研——以長沙高校為例,2017

指導教師承擔科研課題情況

一、指導教師目前主要承擔的科研項目有以下三項:

1.“英國殖民歷險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015;

2.“賽珍珠作品中的救贖模式轉變研究”,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3;

3.“近代英國歷險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湖南省教育廳青年項目,2014。

二、 指導教師目前已經完成的科研項目主要有:

1.“雜糅的烏托邦他者——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湖南省情與決策咨詢

研究項目,2012;

2.“《50 篇專業(yè)寫作實際訓練》導師制改革探索研究”,長沙理工大學教研教改項目,2014。

項目研究和實驗的目的、內容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項目研究和實驗目的

1.通過訪談、文獻搜集、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手段,調查湖南省內農家書屋項目從2007年到2018年十年來的實施情況和實際效果。

2.通過對湖南省內農家書屋項目實施十年來情況的調研,總結經驗,分析不足,提出合理可行的措施建議,讓農家書屋真正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精神支柱和農村文化建設的堅實陣地。

3.以農家書屋項目實施十年研究為基點,觀察農村文化建設歷史,思考農村文化建設出路,為農村精神文化建設探索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和路徑。

二、研究內容

(一)項目內容

1.以湖南省農村地區(qū)為樣本,調查農家書屋項目十年來的推廣情況。

2007年3月,國家開始實施農家書屋工程,將其作為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推行到全國范圍。它的推廣對于國家和鄉(xiāng)村發(fā)展來說,意義都是重大的,因此,我們將以湖南省不同農村地區(qū)為對象,調查該項目十年來的推廣情況,深入了解農村群體對于農家書屋項目的了解和認知程度、湖南省十年推廣過程中不同地區(qū)的不同制度和推廣形式對于項目實施的影響、以及圖書和其他資源的利用情況和村民的資源需求等,從而進行綜合分析整理,探究出項目推廣的效益和成果,以此作為我們調查研究的基礎和依據,幫助我們深入了解該項目,找到正確的調查方向,從而取長補短,提出有效并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2.探究經濟發(fā)展狀況對農家書屋實施現狀的影響。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要注重全面振興,統(tǒng)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部署,協調推進。從文件中可以看出,農村文化建設將是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它與農村經濟建設是協同發(fā)展的關系,經濟建設直接影響文化建設,文化建設又反哺于經濟建設,而農家書屋作為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對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意義重大,所以,研究經濟發(fā)展對于農家書屋的影響,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農村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尋找出更為合理的農村文化建設途徑,從而探索切實可行的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之路。  

 

 

 

3.找到農家書屋真正適合農村特色的契合點,推動農村的文化建設。

書屋工程計劃在“十一五”期間在全國建立20萬農家書屋,到2015年基本覆蓋全國行政村,但是根據以往的研究數據發(fā)現,該項目的覆蓋率和它真正的普及率是不成正比的,也就是說,很多村民根本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而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意見》提出,要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深入推進文化惠民,活躍繁榮農村文化市場,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監(jiān)管。所以,為了更好地切合這一戰(zhàn)略要求,我們從項目本身和農村狀況入手,重點調查研究農家書屋項目本身的推廣情況和存在的不足,以及它與農村文化和農村群體的心理配適度,探究農家書屋項目本身與農村發(fā)展趨勢之間是否存在排斥或者不一致的地方,同時探究農村娛樂生活方式中閱讀所占的比重,通過多方面的總結,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措施,使該項目更好地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和農村文化建設服務。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1. 方法手段:

數據檢索: 通過對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湖南省農村統(tǒng)計年鑒、湖南發(fā)展白皮書等多項官方數據進行檢索,調查湖南省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現狀,通過對研究文獻進行定量分析,得出該項目當前的研究成果。

分層抽樣: 以湖南省為調查對象,根據所查到的詳細的湖南省各區(qū)(縣)的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將湖南省內的各個區(qū)(縣)分為四個層次——趕上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定義為“發(fā)達地區(qū)”(24210元以上);在農村人均收入以上的定義為“中等發(fā)達地區(qū)”(9071元-24210元);在農村人均收入以下的定義為“欠發(fā)達地區(qū)”(3026元-9071元);并根據湖南省政府發(fā)布的數據,將未達到脫貧標準中的區(qū)(縣)定義為“貧困落后地區(qū)”(3026元以下)(這四個層次劃分數據參考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2017年湖南省城市地區(qū)人均凈收入”)。然后,每一層選取一個區(qū)(縣)作為代表,每個區(qū)(縣)抽取2-3個具有代表性的農村作為研究對象。

實地考察:項目組成員將在分層抽樣的基礎上,親自深入農村,通過實地走訪、電話訪談、問卷調查等手段,進行實地調查,了解經濟水平層次不相同的農村,農家書屋的普及情況、經營狀況、管理制度上的差異、以及同一經濟水平的農村對于“農家書屋”項目的執(zhí)行情況的異同點,從縱向和橫向兩方面對比,得出最終結論。

 

 

 

2.  過程:

通過抽樣調查,數據對比等獲取有效的文字、音頻、圖像等材料進行整合分析,最終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合理建議,并且后期進行評估和改善,總結經驗,寫成研究報告,供全國各省借鑒。

 

(三) 數據處理方法

1. 定性分析:對檢索的數據和實地調研的數據進行整體分析,從宏觀的角度來把握農家書屋工程在全省的運行情況。

2. 定量分析:通過抽樣調查的數據、檢索數據、以及以往的研究數據等進行分析對比,找出相關性,進行數據整合和問題透視。

 

三、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 如何加強農村書屋的管理,讓農家書屋的項目規(guī)范化、制度化、合理化。這包括了書屋環(huán)境的整治,圖書的收發(fā)核對和及時更新,以及如何建立完善合理的管理機制,使其更加規(guī)范有序。

2. 如何豐富更新農家書屋的資源。首先,要了解農村居民的精神需求和實際需要,及時供應相應的圖書資源。其次,如何整合外界資源,利用網絡、高校等及時更新圖書。

3. 讓農家書屋項目更加多樣化開展。這其中包括形式的多樣化(如圖像化、節(jié)目化、娛樂化),內容的多樣化(如增加農學、通俗、歷史、傳統(tǒng)醫(yī)學等類型的書籍)讓村民自覺的關注并參與到其中。

4. 如何有效地進行農家書屋項目的效益評估。首先要提高干部的積極性,加強干部的考核,敦促其積極參與其中,進行合理的管理和宣傳。其次考察村民的參與度,是否真正參與其中,并有所收獲,找出不足并完善項目實施計劃。

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fā)展動態(tài)

一、 農家書屋研究文獻定量分析

1.文獻發(fā)表與趨勢分析:2006年開始出現有關農家書屋研究文獻(農家書屋 2004 年開始在部分地區(qū)試點),2007年開始增長顯著(2007年作為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2012年達到頂峰,之后研究文獻數量呈波動式遞減。

 

農家書屋研究文獻年代分析

2.農家書屋研究機構分析:共涉及500余家,其中400余家機構發(fā)文僅1篇,發(fā)表 5篇及以上的文獻機構如下表。

 

農家書屋研究高產機構

3.刊發(fā)期刊分布:刊發(fā)期刊有 100 余種,涉及 新聞學、出版、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經濟學、農學、教育學、政治學等多個學科。

 

 

刊載農家書屋研究的主要期刊

 

二、 農家書屋研究成果

1.書屋性質研究:對農家書屋的性質研究在碰撞中前進。新聞出版總署對農

家書屋的定義是“為滿足農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農民自營的”而劉煒紅、袁旭、慰慈等學者持不同意見。

2.書屋受眾研究:注重受眾研究,書屋的利用主體,包括農民讀者和管理員。

管理員是書屋發(fā)展的核心群體。且更加關注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關注少數民族的實際需要。

3.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 :2003年圍繞農家書屋的研究相繼展開,研究者通過實地走訪考察或文獻查閱,提出了一系列保障農家書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建設性意見。2003 年一整年以農家書屋為檢索詞,《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共檢索到相關文獻 351篇,剔除非探究性文獻后得到研究性論文184篇。研究主題為農家書屋與其它單位聯合,建立互助聯盟,如與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公共圖書館等聯盟幫扶農家書屋。建立農家書屋聯盟、實行圖書流轉等建議已經在部分地區(qū)實行。學者還為其他方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研究建議,實現書屋長期性、廣泛性的發(fā)展普及,堅持以人為本,為村民帶來實際效益。

 

1.書屋硬件研究:對農家書屋“屋”本身的研究,指選址與硬件設施,新聞出版總署對設施的數量與標準并未做出標準規(guī)定。張?zhí)熘裾J為應把選址歸為三種模式:建立在戶家中、建立在學校、建在消費所。而其他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建議,但都基于農村地域、交通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農家書屋的書籍配備質量直接決定書屋的服務質量和能力,馬功蘭等從書籍的配備應依據、書籍的種類、書籍的要求等方面對該問題進行論述。

三、農家書屋研究不足

1.對于農家書屋的研究大多是對某一村鎮(zhèn)、某一城市的部分農家書屋的個案精細研究,對區(qū)域間和對不同區(qū)域間的對比研究還較為匱乏。

2.關于農家書屋的研究大多為實踐研究,大多數為考察走訪,深入實地探索,而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對其理論研究較為缺乏,也是農家書屋出現瓶頸的一項原因。

3.農家書屋工程最終落腳點應是農民,現有研究中雖有對于農民的研究,但多數以書屋本身為研究對象,對于農民本身的研究仍較為缺乏,應加強對這方面的關注。

參考文獻:

[1]陳淵.農家書屋研究綜述[J].圖書館論壇, 2017,(11):23-28.

[2]鄂麗君.農家書屋研究綜述[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1,(3):34-38.

[3]蔡騏,楊洋.農家書屋與知識扶貧——以湖南農家書屋為例進行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6):154-160.

[4]王仕勇.推進農家書屋數字化建設的思考[J].出版發(fā)行究,2012,(8):36-38

[5]邵菲,劉舸.農家書屋管理服務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基于全國86個農家書屋調研數據的分析[J].中國出版,2017,(13):20-24.

[6]羅詩語,申永豐.農家書屋綠色發(fā)展路徑分析[J].中國出版,2016,(19):26-28.

[7]于慧,唐潔.重慶市農家書屋現狀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29): 18284-18286,18297.

[8]吳暢.農家書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綜述[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3,(6):2766-2767.

[9]張?zhí)熘?朱時姍.淺談農家書屋選址模式[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9,(31):104-105.

[10] 章衛(wèi)東.農家書屋工程研究理論成果的綜述[J].中文信息,2014,(7):47-48.

[11]王新艷,朱毅.從知溝理論到農家書屋圖書配置[J].圖書館學研究,2008,(9):70-72.

[12] 杜金卿.鞏固試點成果建立四個機制扎實推進新農村書屋工程建設[J].中國出版,2008,(2):33-35.

本項目學生有關的研究積累和已取得的成績

一、對全國各省份進行了小范圍隨機抽樣調查,初步掌握了農家書屋政策在一些地區(qū)的實施情況。

1. 以湖南地區(qū)為例

研究小組對湖南省溆浦縣紅遠村及武陽鎮(zhèn)雀林村進行了走訪調查。其中紅遠村轄 41個村民小組,總面積 21.4 平方千米,總人口7335人,走訪調查 32人,訪問了外出務工人員,在家務農人員及學生,全部表示不知道該項目的存在。雀林村雖然有農家書屋,村長也表示,村民經常來借閱農業(yè)知識方面的書籍,但是書屋的環(huán)境較差,書籍破損程度較高,缺乏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管理。

2. 以河南地區(qū)為例

研究小組對河南省輝縣市拍石頭鄉(xiāng)富莊村、高莊鄉(xiāng)西池頭村、孟莊鎮(zhèn)中李固村三個村子的村民進行了訪談調查,其中李固村農家書屋建設情況較為理想,該村農家書屋設于村大隊內一間專門的房間,藏書1500本左右,種類涉及面較廣,其中兒童讀物與農業(yè)養(yǎng)殖、種植方面書籍較多,借閱量也較大。平日有專業(yè)人員管理,借閱量相對較多。而另外兩個村子圖書借閱量較少的原因主要是青年人較少,留守老人文化水平較低,和村民對手機依賴性較強,占用時間多。

3. 以貴州地區(qū)為例

研究小組對貴州省村莊進行了抽樣實地走訪調查。選取了貴州省安順市附近的一個大村寨——三輔村和兩個小村寨——白泥村和王家院村,以及一個歷史文化旅游景點——鮑家屯村。其中前三個村子的書屋都存在疏于管理,甚至不對外開放的狀況,而受國家扶持力度較大的鮑家屯村藏書有18000冊,且經常有村民借閱,發(fā)展狀況較好。

對比隨機調查的幾個村子,小組發(fā)現,農家書屋政策的落實情況基本上與經濟發(fā)展水平呈正相關,經濟水平較高的村子,書屋管理建設較為完善,圖書的借閱量也明顯高于落后地區(qū)。

首先,在經數據對比后發(fā)現湖南省各區(qū)縣貧富差距較大,符合多層次抽樣調查的條件,其次,該地區(qū)村民對麻將、棋牌等娛樂活動依賴性較強,具有較為典型的特征,調研價值更高。最后,研究小組在湖南省就讀,對當地情況更為了解,無論是進行實地走訪,還是遠程問卷調查都更為便利,綜合考慮各方面情況后,小組決定下一步以湖南省為調查對象,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對該地區(qū)農家書屋十年的發(fā)展進行更為詳細的調研。

 

 

 

 

二、對農家書屋政策的背景、特點、政策實施等方面的資料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

閱以及歸納整理。

1.根據我們查到的相關資料,從湖南省2015年的公共圖書、廣播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情況來看,廣播和有線電視覆蓋率遠遠高于公共圖書館和藝術文化館的覆蓋率,而像長沙市、衡陽市、岳陽市等經濟較發(fā)達的地區(qū)公共圖書的覆蓋率相對較高,但是其覆蓋程度與國家對于該項目的預期差距十分懸殊。由此可見,國家扶持力度與經濟發(fā)展狀況對于該項目有一定影響。而且,從數據可知,農村群體的娛樂生活方式多以廣播和電子產品為主,對于農家書屋項目是不小的沖擊。

2.通過湖南省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2016年湖南農村統(tǒng)計年鑒,湖南省各地區(qū)之間年末常住人口數的差距很大,除了芙蓉區(qū)、天心區(qū)等地區(qū)的年末常住人口數與城市化水平基本平衡以外,其他地區(qū)這兩項指標成反比趨勢,而且男性的常住人口數普遍低于女性。因此,在人們追逐城市化的過程中,農村人口的變動和年輕群體外出務工等原因,將會對農家書屋的建設形成巨大的影響。

3. 前期工作中,在我們對全國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農家書屋政策的落實情況與經濟發(fā)展狀況關聯較為明顯。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7年湖南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保持在9000元以上,望城區(qū)、寧鄉(xiāng)區(qū)、長沙縣等地區(qū)附近的村子可支配收入甚至達到20000以上,基本上湖南省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時,仍有部分村子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未達到湖南省政府發(fā)布的3026元的脫貧標準。綜上可見,湖南省經濟發(fā)展具有明顯的區(qū)域性,且貧富差距較大,具有明顯的代表性,更適宜進行分層調查,以進一步探求農家書屋政策與農村經濟發(fā)展狀況的關系。

 

 

項目的創(chuàng)新點和特色

農家書屋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實施的一項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但經過初步調查和了解發(fā)現,該工程實施十年來,各地農家書屋建設良莠不齊,存在應付了事、名存實亡等問題。2018年2月 4日,黨中央公布了2018 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意見》,切實響應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它強調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本項目正是立足于黨中央的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針對農家書屋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這些現實問題,開展對湖南省內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的調查研究,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因此,我們在總結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做出以下幾點創(chuàng)新:

1.研究主題的轉變。此前國內外對于農家書屋工程的研究多以農家書屋本身建設有關,而本項目以農民為主體進行研究調查,自下而上尋求提高農家書屋宣傳度,利用率,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切實可行的方法。

2.研究范圍的擴大。本項目將湖南省內村莊按照經濟發(fā)展水平進行分類,打破了以往對個別村莊或個別鄉(xiāng)鎮(zhèn)調查的片面性,范圍更大,數據更詳實,增強了數據可信度。

3.研究方式的多樣性。本項目通過對調查范圍內不同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村莊進行抽樣調查,實地走訪、電話調查、調查問卷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從而更全面地掌握數據資料,多層次,多角度探索調查農家書屋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4.研究目的的轉變。本項目致力于以實踐調研為依托,通過分析現狀,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

5.研究背景的變化。農家書屋工程自2007年實施開始的相關調查研究是立足于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與各項政策。本項目結合時政熱點,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作為宏觀背景,將“繁榮興盛農村文化,煥發(fā)鄉(xiāng)風文明新氣象”作為了調查研究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

項目的技術路線及預期成果

一、預期成果:

1.通過對湖南省農家書屋的實地調查與研究,預計調查由我方根據經濟所劃分的四個類型地區(qū),每個地區(qū)抽取2個具有代表性的村莊,發(fā)放并收回調查問卷15份,總計 120份,對調查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同時,拍照記錄每個調查村莊的農家書屋現場,采訪每村負責人與村民形成訪談文字資料與錄音影像資料,以此來厘清和深入了解十年以來湖南省農家書屋的現狀與問題,概括總結并形成調查報告,以供各省農家書屋項目的發(fā)展提供參考借鑒。

2.分析并提出措施,對被選中為試驗點的農家書屋進行管理、宣傳等方面的改善。同時對進行改善之后的各村的農家書屋再次進行圖像影像的記錄,并隨機對村民進行采訪,實時關注了解大家對農家書屋的感受與印象,記錄其結果,同未改善之前的農家書屋進行對比,以此總結經驗形成一萬字的研究報告,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和意見

 

二、技術路線

1 、研究方法

(1)通過文獻研究法了解農家書屋項目與其十年以來的進展。

(2)調查由我方根據經濟所劃分的四個類型地區(qū),每個地區(qū)抽取2個具有代

表性的村發(fā)放調查問卷,同時進行實地調研,對農家書屋的現狀做出初步判斷。

(3)通過實地訪談或電話采訪農家書屋的項目負責人和每村的負責人,同時隨

機采訪村民,并記錄成文字、圖像影像資料,以此獲取更多、更深入的信息,方便做出對策,解決問題。

(4)在后期評估依舊以隨機采訪與調查法來了解農家書屋的改善情況,以便總

結經驗和歸納材料。

2、技術路線圖

 

 

 

 

 

 

 

 

 

 

 

 

 

年度目標和工作內容(分年度寫)

2018年3月——6月:通過文獻檢索、電話調查、問卷撰寫等多種形式對農家書屋進行初步調研,掌握該項目在湖南省的整體發(fā)展狀況。

2018年 7月——8月:利用暑假時間進行實地調研、訪談、線下問卷發(fā)放,立足實際,進一步了解該項目在抽樣調查的具體鄉(xiāng)鎮(zhèn)的發(fā)展狀況。

2018年9月——11月: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數據分析,整理上兩個階段收獲的文字、音頻、圖像資料。

2018年 12月——2019年2月:撰寫研究報告,對農家書屋的進一步落實發(fā)展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指導教師意見:

 

簽字:                   日期:

 

注:本表欄空不夠可另附紙張

黄色在线网站wwwwww,亚洲一区免费观看,疯狂丑小鸭2,特黄毛片官网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