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本科生教育 > 專業(yè)實習 > 正文

專業(yè)實習

我院學子赴冀魯豫邊區(qū)革命紀念館開展紅色文化調研

發(fā)布日期:2021年01月27日 來源: 作者:

    為響應國家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號召,積極參加外國語學院團委、學生會組織的寒假社會實踐系列活動,踐行外國語學院“學貫中西、文化擺渡”的理念,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綜合能力,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1月26日,外國語學院翻譯1802班學生張運海赴當地的冀魯豫革命邊區(qū)革命紀念館開展“翻譯醫(yī)生”活動。在此次活動中,他參觀了展館陳列,耐心聽講解,并結合網上資料,了解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順利完成了此次社會實踐活動。

    冀魯豫邊區(qū)革命紀念館于1998年4月在山東省菏澤市奠基,2000年5月建成開館。占地198畝,建筑面積11700余平方米,總投資4000余萬元,集展廳、畫館、廣場建設于一體。主體建筑由展廳和全景畫館組成。展廳分為序廳和星星之火、浴血抗日、逐鹿中原、革命兒女四個大廳,全面而又系統地反映了三、四十年代冀魯豫邊區(qū)黨政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怕犧牲、前赴后繼、不屈不撓、英勇奮進的革命精神。它真實地再現了1947年夏,我人民解放軍由戰(zhàn)略防御轉向戰(zhàn)略反攻,劉鄧大軍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強渡黃河,打響魯西南戰(zhàn)役的第一仗——鄆城戰(zhàn)斗的壯觀場面。冀魯豫革命邊區(qū)革命紀念館既是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又是人們休閑娛樂的良好場所。

    這次參觀肩負“翻譯醫(yī)生”實踐任務,需要對紀念館的基本情況,簡要歷史,展廳信息做成英語介紹,進一步完善博物館的介紹信息,更好展示革命紀念全貌。

這次學院主辦的寒假“翻譯醫(yī)生”的任務具有重要積極意義,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翻譯能力,熟練掌握翻譯基本技巧,更提高了學生的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增強了對翻譯學習的熱情,彰顯了長理外院學生的風采,對長理的宣傳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是一堂生動的初心教育課,對喚醒學生的初心使命有著積極作用,弘揚了我黨優(yōu)秀革命傳統。


黄色在线网站wwwwww,亚洲一区免费观看,疯狂丑小鸭2,特黄毛片官网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