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xiàn)臺區(qū)每戶電能表數(shù)字化管理,方便今后對每塊電表的精確查找,7月5日上午,在如意供電所網(wǎng)格經(jīng)理潘標的帶領下,實踐隊員楊澤演、羅智鑫、沈芳儀走訪了獅子村魚子塘居民,通過“i國網(wǎng)”APP對其家用電能表進行掃描、拍照、定位建檔。
在師傅的講解中,隊員們了解到,以前是靠老師傅記住每個臺區(qū)和每個表在哪個位置,現(xiàn)在老師傅一退休無法立馬知道電表的位置,通過對電能表的建檔,可以快速查找電能表相關信息與所在位置,顯著提升工作效率,這讓實踐隊員們認識到了數(shù)字化管理在生產(chǎn)工作中的重要性。
“只有自己親自體驗了才知道師傅們有多么不容易。”羅智鑫如是說。共計有兩萬多戶的建檔,實踐隊員三個人一個多小時也才建檔34戶,而潘師傅一天就可以建檔100多戶。建檔過程會遇到許多問題,如有些居民不是很配合,必須把他們的需求照顧好;實踐隊員年齡太小,口音也不像本地的,居民誤以為他們是進行某種傳銷來詐騙的,師傅們都帶著自己的工作證和安全帽,報著以往老師傅的名字,這才勉強讓他們相信。潘師傅囑咐到:“無論外出是做什么事,一定要把安全帽戴好,這不僅僅是起到一個保護作用,更是一種讓人們相信你身份的舉措?!?span style="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體;">在走訪的過程中,遇到有問題、有訴求的居民,師傅都會耐心傾聽、細心記錄,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電業(yè)為人民”的宗旨。
第一次深入基層的工作體驗,讓隊員們意識到奮戰(zhàn)在一線的基層工作人員的偉大,他們無論何時都在切實為群眾考慮問題、解決問題,永遠是人民群眾的窗口與最堅實的后盾。


(文/徐倩 圖/鄉(xiāng)村綜合實踐組 審/陶雙 黃文韜
報送團隊:電氣學院赴國網(wǎng)韶山供電公司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