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路基工程耐久性設計與綠色建造技術研究及其應用創(chuàng)新團隊

2022年02月28日 08:54 來源:

團隊帶頭人:張軍輝 教授

團隊成員:張銳、張石平、李希、高乾豐、彭俊輝

依托學科:交通運輸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濕熱地區(qū)不良土質路基長期穩(wěn)定性保障

2)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新老路基非均勻沉降控制

3)建筑固廢路基服役性能預估與施工控制

團隊形成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道路工程用四十多年時間超過了發(fā)達國家的百年成就,有力支撐了經濟發(fā)展奇跡。但由于所處的氣候、土質、地質等環(huán)境條件的復雜性,加之交通荷載的反復作用,路基常發(fā)生過大變形,甚至導致路面開裂、邊坡垮塌,每年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合理揭示復雜條件下路基變形機理和演化規(guī)律,并進行有效控制,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途徑。為此,通過對已有研究方向進行了整合,成立了“路基工程耐久性設計與綠色建造技術研究及其應用”團隊,主要圍繞不良土質路基變形嚴重、改擴建路基非均勻沉降難控制、建筑固廢路基變形無法準確預測的三大技術難題開展系統(tǒng)研究。

團隊建設目標:

經過3年建設,形成優(yōu)秀人才的團隊效應和當量效應,提升隊伍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競爭實力,使團隊在國內外具有較大的影響,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1)學術隊伍建設目標

以構筑國際化和博士化學術團隊為核心,使學術團隊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更加合理,提高學術帶頭人領軍能力,擴大帶頭人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培養(yǎng)或引進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芙蓉學者、百人計劃等。努力提高團隊成員國際化水平,鼓勵學術骨干出國進修、訪問。

2)科學研究目標

以高水平科研課題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為突破口,新增國家級項目5項以上,新增省部級縱向課題10項以上,爭取獲得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重大專項等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參與國家級道路工程建設科學研究5項以上。確保建設期內年均進??蒲薪涃M100萬元以上,發(fā)表高水平論文20篇以上,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以上,獲專利10項以上。

3)國際合作和交流目標

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擴大學術交流,實現與國際著名大學、企業(yè)和知名學者開展合作,新增高水平國際合作項目1項;主辦及協辦2次以上國際或國內學術會議,其中,國際會議1次以上;

積極鼓勵團隊中青年學術骨干到國內知名高校,或出國開展訪問交流,年均不少于2人次。積極參加學術會議,年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4人次以上,參加國內學術會議10人次以上,并宣讀相關研究報告;邀請國際國內知名學者交流講座,年均5人次以上。

建設成效:

1)團隊發(fā)展與平臺建設

團隊建設過程中十分注重拔尖和骨干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ǎng)工作,團隊負責人張軍輝教授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技術負責人張銳教授獲得交通運輸部青年科技英才稱號等。

根據團隊建設目標,近年通過人才引進等方式吸收和補充新成員,目前團隊成員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2人,博士6人,實現全部博士化。

2)創(chuàng)新能力與社會貢獻

本團隊在資助期內圍繞路基工程耐久性設計與綠色建造技術這一研究主題,通過多學科交叉與融合研究,采用理論分析、數值模擬、室內試驗和現場試驗等多種研究方法,在濕熱地區(qū)不良土質路基長期穩(wěn)定性保障、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新老路基非均勻沉降控制、建筑固廢路基服役性能預估與施工控制等三個方面取得了系列標志性創(chuàng)新成果。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主持了“路基工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6項,科技攻關項目10余項。

 

         聯系人:黃老師 85258388

下一條:數字孿生賦能耐久性路面研究及應用創(chuàng)新團隊

關閉

友情鏈接


黄色在线网站wwwwww,亚洲一区免费观看,疯狂丑小鸭2,特黄毛片官网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