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至12日,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成功舉辦了“力學前沿與工程先進技術”研究生暑期學校系列講座。本次暑期學校邀請了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湖南大學等十所知名高校的力學領域專家(章圓方副教授、方棋洪教授、王寵教授、田強教授、徐新生教授、朱林利教授、王艷鋒副教授、申志彬教授、文桂林教授、胡洪平教授),采取線上線下雙渠道專題講座形式,共招收線下學員179人,線上學員176人。
為期五天的講座,圍繞力學領域的前沿問題和工程技術發(fā)展方向開展廣泛交流,內容涵蓋合金多尺度力學、材料疲勞問題、多體系統(tǒng)動力學、納米技術、聲子晶體共振、固體火箭發(fā)動機結構、特種裝備力學、壓電理論與器件力學等方面。講座現(xiàn)場學術氣氛濃厚,報告精彩紛呈。
8日上午,暑期學校開班儀式在長沙理工大學云塘校區(qū)工科二號樓B302舉行,副校長胡永樂出席開班儀式并致開幕辭。他介紹了我校力學四個學科特色方向,期待以暑期學校交流活動為契機,促進力學學科發(fā)展。開班儀式由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韓艷主持。

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結束后,華南理工大學章圓方副教授作了題為“多材料智能結構及其數(shù)字化設計與制造”的專題講座。章老師分別從智能結構、智能材料、先進制造工藝及數(shù)字化設計制造四個方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該領域的基本概念和最新進展,并詳細介紹了增材制造技術的幾種典型工藝。

章圓方副教授作學術報告
8日下午,湖南大學方棋洪教授作了題為“先進合金多尺度力學與高效設計”的專題講座。方教授介紹了鎳基合金的高溫變形機制和基礎理論,以及高熵合金微觀領域的前沿理論和最新發(fā)展,并分享了他的團隊在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方棋洪教授作學術報告
9日上午,四川大學王寵教授作了題為“材料疲勞行為及其測試方法”的線上專題講座。王教授以材料疲勞問題及基礎知識為鋪墊,引出疲勞行為測試方法與疲勞研究主要方向,并重點從實驗技術、機理規(guī)律及理論模型等方面對其所從事的超高周疲勞研究領域進行了詳細講解。

王寵教授作學術報告
9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田強教授作了題為“多體系統(tǒng)動力學研究與應用”的線上專題講座。田教授分別從多體系統(tǒng)動力學學科的歷史發(fā)展、可展開空間結構多體動力學建模、空間結構間隙運動副動力學建模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并分享了對多體動力學未來發(fā)展的思考以及對從事力學領域研究生的殷切期望。

田強教授作學術報告
10日上午,大連理工大學徐新生教授作了題為“現(xiàn)代表面納米技術與新型吸能結構設計原理”的專題講座。徐教授介紹了薄壁結構緩沖與吸能設計的研究現(xiàn)狀和前沿發(fā)展,詳細講解了材料性能隨深度變化、力學模型與表面納米化應用原理以及局部表面納米化的吸能結構優(yōu)化設計方法。

徐新生教授作學術報告
10日下午,浙江大學朱林利教授作了題為“力學-無盡的前沿”的線上專題講座。朱教授通過鄭曉靜與周又和院士的奮斗經(jīng)歷和研究成果,指出了力學學科發(fā)展背后的精神和思想傳承。此外,朱教授系統(tǒng)講述了其團隊在力學與材料、工程及物理學等方面交叉應用上的相關研究成果。

朱林利教授作學術報告
11日上午,天津大學王艷鋒副教授作了題為“聲子晶體共振帶隙的設計、預測與應用”的線上專題講座。王老師首先介紹了波的理論及其在超構材料中的應用實例,引出科學與工程問題,再從波動方程的建模與求解手段出發(fā),重點介紹了聲子晶體共振帶隙在不同維度、不同幾何形狀方面的設計、預測及工程應用。

王艷鋒副教授作學術報告
11日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申志彬教授作了題為“固體火箭發(fā)動機結構完整性評估前沿技術”的專題講座。申教授以我國國防力量建設的重大需求為背景,詳細介紹了固體發(fā)動機中推進劑材料的粘彈性力學理論、材料力學性能精細表征手段、發(fā)動機完整性分析方法,并對目前固體火箭發(fā)動機結構完整性評估平臺的建設與發(fā)展做出了展望。

申志彬教授作學術報告
12日上午,燕山大學副校長文桂林教授作了題為“特種裝備力學計算及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思想”的專題講座。文教授對其團隊關于無人機攔截網(wǎng)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嫦娥三號著陸器月面軟著陸緩沖設計、嫦娥五號月壤取芯與封裝動態(tài)過程接觸力學分析等研究工作進行了介紹,闡述了敢于創(chuàng)新思維、夯實數(shù)力基礎、提高計算能力以及搞清產(chǎn)品對象和使用要求等在特種裝備設計中的重要性。

文桂林教授作學術報告
12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胡洪平教授作了題為“壓電理論與器件力學分析”的專題講座。胡教授介紹了其團隊研發(fā)的各類壓電俘能器及相應的力學模型建立、求解與分析方法以及壓電聲透無線供能/儲能系統(tǒng),并著重講解了其團隊關于壓電單/雙晶片周期圓板帶隙特性等重要研究工作。

胡洪平教授作學術報告
胡洪平教授報告結束后,副院長韓艷對本次暑期學校進行了總結。她首先對獻上精彩講座的各位專家表達了感謝,也對研究生們積極參與的熱情表示了肯定,同時希望青年教師和研究生通過此次暑期學?;顒雍竽軜淞⒏叩膶W術思想,具備更寬的學術視野,掌握更好的科研方法并形成更優(yōu)的科研與生活習慣。
本次“力學前沿與工程先進技術”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暑期學校給學員們提供了一個與知名力學專家、高水平青年學者交流的平臺。我校以本次暑期學校交流活動為契機,期待促進力學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力學學科發(fā)展和繁榮,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湖南作出更多、更大的新貢獻。(文/力學系 圖/白皞 審/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