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化學化工學院在云塘校區(qū)工三A320報告廳成功舉辦第十八屆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第二期講座——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的化學測量學,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化學系的李景虹院士主講,院長張躍飛主持,學校、學院相關領導及部分研究生參加。

(張躍飛主持)
報告會上,李景虹分別從“非典病毒抗原免疫檢測”、“新冠病毒及其異株的快速檢測”、“猴痘病毒的基因進化監(jiān)測”、“展望”四個內容依次展開精彩的匯報。
首先,李景虹簡單介紹了傳染病病原體的化學測量學技術。針對突發(fā)傳染病病原體的前瞻性、及時性的化學測量學研究為疫情防控和科學進步作出貢獻。應對非典病毒抗原免疫檢測,李景虹團隊研發(fā)出基于納米晶生物探針的雙標記免疫層析檢測技術,可針對各種抗原靶標均可實現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v觀新冠病毒變異體可視化檢測及篩查研究進展,現有分子診斷方法檢測流程繁瑣,無法實現多重病毒株的區(qū)分。針對奧密克戎突變株疫情防控的新形勢,李景虹團隊迅速開發(fā)了多重無擴增、單堿基分辨的紙基檢測試紙與配套儀器。單堿基分辨核酸快速檢測技術(POCT)有三個優(yōu)點:(1)突變病原體的疫苗開發(fā);(2)抗生素耐藥性微生物檢測;(3)單堿基分辨的藥物靶點篩選。這是一項成本低、操作簡單、靈敏度高、用時短的新冠病毒篩查技術。2022年7月,該技術作為一種簡單高效的可視化分析新方法已經被醫(yī)療、工業(yè)界和科技媒體廣泛關注。

(主講人李景虹)
隨后,李景虹介紹:猴痘病毒已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核酸二級結構是病毒基因通路的關鍵元件。因此,李景虹團隊利用猴痘病毒C9L基因G-四鏈體結構成像,實現猴痘病毒的進化監(jiān)測。在猴痘病毒進化過程中,G4結構向穩(wěn)定性變弱方向發(fā)展,導致了C9L蛋白表達量增高,進而能導致病毒傳染能力增強。猴痘病毒核酸二級結構進化的研究成果已被國際媒體報道。

(主講人李景虹)
最后,李景虹淺談傳染病病原體化學測量學的研究趨勢和未來方向,它用于疾病診斷、疫苗研發(fā)與藥物篩選,為未來突發(fā)衛(wèi)生公共事件打下科學基礎。

化學化工學院不斷完善并提高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講座質量, 進一步加強學院化學學科建設,積極營造濃厚學術氛圍,從而提高化學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和學術水平。
(文、圖/孫佳樂 審/陶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