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交通學院與扶貧點枧桿山村通過線上視頻方式開展了文化共建活動,交通學院黨委書記孔偉紅,副院長、工會主席李平,巾幗創(chuàng)新團隊成員金嬌、侯云飛、韋慧和黨政辦楊曉峰,扶貧隊隊長宋劉斌等及枧桿山村新一屆村“兩委”參加活動。

上午9點,扶貧隊來到貧困戶唐順蓮家中,接通了侯云飛老師的視頻電話。在視頻電話中,侯云飛為唐順蓮的孫子、孫女送去了精美的圖書,并提前祝他們新年快樂,鼓勵他們假期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之后,金嬌、韋慧兩位老師也通過視頻電話分別為扶貧點的其他小朋友送上了圖書和新年祝福。

下午3點,交通學院巾幗創(chuàng)新團隊與枧桿山村文化共建項目啟動儀式在枧桿山村村部一樓會議室舉行,孔偉紅代表交通學院向枧桿山村捐贈了圖書、體育器材等物資,枧桿山村新一屆村支書兼村主任楊忠祥對交通學院的捐贈表示感謝,宋劉斌對枧桿山村的文化建設進行了全面介紹,巾幗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金嬌博士對開展文化共建活動的初衷以及以后活動開展的一些思路進行了說明。

孔偉紅作總結講話并表示,捐贈文體物資只是文化共建項目的第一步,交通學院巾幗創(chuàng)新團隊都是由女博士組成,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可以通過開展文化講座、一對一幫扶等方式為枧桿山村的文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她強調,開展校地文化共建項目意義重大,農村是鄉(xiāng)村文化建設的出題人,而高校要做好鄉(xiāng)村文化建設的答卷人,脫貧攻堅之后將全面開啟鄉(xiāng)村振興,鄉(xiāng)村振興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是鄉(xiāng)村文化的振興,開展校地文化共建活動,可以充分發(fā)揮高校的文化資源優(yōu)勢助力鄉(xiāng)村振興,也可以讓鄉(xiāng)村的文化需求反推高校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文/彭怡峰 圖/楊曉峰 審/孔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