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快我校“百強”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步伐,全面提升學校綜合辦學實力,建設國內(nèi)一流的理工科大學,9月18日至20日,學校召開了為期三天的高水平學科建設實施方案校內(nèi)評審會議。
9月18日上午,專家組預備會議在一辦六樓會議室舉行。校長助理兼“雙一流”辦主任敖潔就開展本次校內(nèi)評審工作的背景意義、時間安排、專家組成等做了詳細介紹和部署安排。本次評審專家組組長李錄平宣布了專家分組名單,介紹了評審基本程序、具體要求和時間節(jié)點,發(fā)放了會議記錄本,提出會議記錄要求。之后,來自我校不同學科的44名專家分成理工一組、理工二組、人文社科組和ESI學科組等四組,利用2天時間,分別對我校17個入選學科實施方案進行了仔細的會前評審并提出了會前評審意見。
9月20日上午,學科建設匯報會在一辦九樓會議室舉行。學校黨委書記付宏淵出席,校長曹一家主持會議。各一流學科建設首席專家、ESI學科建設負責人,全體校內(nèi)咨詢專家和評審專家,各相關學院院長、分管“雙一流”建設副院長以及有關建設項目牽頭職能部門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

曹一家首先對各位專家在百忙之中抽空參加評審表示感謝。他充分肯定了一年多來我校“百強”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在完成頂層設計、細化建設目標任務、建強推進機構(gòu)、優(yōu)化資金投入、加快配套制度建設、加強學科實施方案編制部署與指導、以及順利通過省財政廳“雙一流”建設經(jīng)費績效評價并受到好評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對于組織好本次校內(nèi)評審,他提出明確要求,希望各位專家要站在對學校事業(yè)發(fā)展負責、對全體師生員工負責的高度,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嚴肅認真地開展評審,切實評出導向、評出水平。
隨后,17個學科負責人分別從學科特色及主要問題、學科建設目標及確定依據(jù)、學科建設重要舉措等方面做了匯報。下午,全體評審專家再次進行分組審查材料并進行了各組的意見反饋。
下午5:00,意見反饋大會在一辦九樓會議室舉行。李錄平代表全體專家做了集中意見反饋,指出了部分學科存在自身學科內(nèi)涵特色把握不夠清晰、實施方案起草站位不夠高、高水平學科帶頭人缺乏、學科建設舉措不夠具體等共性問題。并從拓展學科建設思路、加強體制機制建設、整合相關學科資源、采取靈活的人才引進制度、穩(wěn)定現(xiàn)有人才隊伍等方面提出許多很好的意見或建議。
會議最后,曹一家作了總結(jié)講話。他再次對專家們的辛勤指導和敬業(yè)精神表示感謝,對各學科的情況匯報進行點評。對于下一步如何加快推進高水平學科建設,他提出明確要求。
他強調(diào),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高水平學科建設。國內(nèi)外一流大學形成的邏輯都是相同的,首先要有一流學科,眾多一流學科集合就匯聚成一流大學。我校的“百強”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也要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加以推進。
他指出,要總結(jié)經(jīng)驗,客觀評價高水平學科建設成效。對于目前學科建設中存在的學科方向凝煉不夠、學科特色不夠突出,學科隊伍相對薄弱、領軍人物相對較少,學科平臺建設有待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有待提高,服務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不夠、合作交流有待拓展等不足或短板,要認真研究,尋找對策,以求突破。
他要求,要強化舉措,加快推進高水平學科建設步伐。要科學規(guī)劃,理清高水平學科建設思路,高質(zhì)量編制好高水平學科建設實施方案。要抓住關鍵,大力提升人才隊伍水平,為高水平學科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文/劉飄逸 蔡喜平 圖/劉湖 審/敖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