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帶頭人:蔡春聲 教授
依托學科:土木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
(1)強風作用下特大跨橋梁災變機理及安全控制
(2)橋梁結構可靠度理論與耐久性評估
(3)大跨度橋梁結構分析與施工期安全控制
(4)橋梁新技術新工藝與結構優(yōu)化
批準時間:2013年3月4日
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的構成:
多年來在張建仁教授等人的帶領下,長沙理工大學橋梁工程科研團隊緊密圍繞橋梁工程安全控制與耐久性評估領域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密切結合基礎理論與重大橋梁工程應用,開辟了多個對我國橋梁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研究與技術應用方向,取得了眾多具有顯著創(chuàng)新性的重大研究成果,并成功應用于岳陽洞庭湖大橋等數百座橋梁的安全控制工作,獲得了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主持)和10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勵,在行業(yè)內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2008年蔡春聲教授正式加入團隊后,與張建仁教授等一起組建了“橋梁工程安全控制與耐久性評估”創(chuàng)新群體,進一步推動了群體研究的開展。
經過多年建設,“橋梁工程安全控制與耐久性評估”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以長沙理工大學橋梁與隧道工程湖南省重點學科為平臺,以“公路養(yǎng)護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橋梁工程安全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南省“橋梁工程安全控制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依托,建設了穩(wěn)定的研究隊伍,群體現有成員18人,包括國家“千人計劃”人選1人,全國優(yōu)秀博士論文指導和獲得者各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湖南省首批科技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1人,其中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10人,副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2人,已經形成了一支學歷、職稱結構合理,具備強烈創(chuàng)新意識和堅強科技攻關能力的科研隊伍。
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的建設目標:
針對我國橋梁建設中的安全需求,瞄準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緊跟橋梁科研國際領先水平,立足于自主創(chuàng)新,通過引進、培養(yǎng)高水平研究人才,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建設完善科研條件,聚集一批國內一流的科技人才,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科研成果,將群體建設成為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橋梁科學研究平臺,使群體成為高水平科技成果孵化基地與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基地,為我國橋梁建設事業(yè)做出新的貢獻。
1)學術隊伍建設目標
以構筑國際化和博士化學術團隊為核心,使學術團隊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更加合理,提高學術帶頭人領軍能力,擴大帶頭人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培養(yǎng)或引進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芙蓉學者、百人計劃等,引進青年博士,使45歲以下青年學術骨干中的博士比例提高到90%以上。努力提高團隊成員國際化水平,鼓勵學術骨干出國進修、訪問。
2)科學研究目標
以高水平科研課題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為突破口,新增國家級項目20項以上,新增省部級縱向課題30項以上,爭取獲得國家973項目、863項目等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參與國家級重大橋梁工程建設科學研究20項以上。確保建設期內年均進??蒲薪涃M3000萬元以上;發(fā)表高水平論文60-80篇,出版專著或教材3部以上;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1-2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以上,獲專利5項以上。
3)科研條件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
搭建融合多學科實驗技術手段的先進科學研究平臺。逐步建立與完善實驗平臺,確保“橋梁工程安全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驗收,確保建成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或工程研究中心1-2個,力爭獲批國家重點實驗室或國家工程實驗室。提高團隊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力爭獲得1篇以上省級優(yōu)秀博士論文,3-5篇以上省級優(yōu)秀碩士論文。
4)國際合作和交流目標
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擴大學術交流,實現與國際著名大學、企業(yè)和知名學者開展合作,新增高水平國際合作項目1-2項;主辦及協(xié)辦3次以上國際或國內學術會議;積極鼓勵團隊中青年學術骨干到國內知名高校,或出國開展訪問交流,年均不少于6人次。積極參加學術會議,年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8人次以上,參加國內學術會議15人次以上,并宣讀相關研究報告;邀請國際國內知名學者交流講座,年均10人次以上。
主要學術成績、創(chuàng)新點及其科學意義:
1)創(chuàng)新了混凝土橋梁服役性能與剩余壽命評估方法,解決了服役混凝土橋梁安全評價中的若干難題,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主持獲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豐富和發(fā)展了混凝土橋梁施工期安全控制理論和關鍵技術,解決了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重大橋梁技術難題,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主持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參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
3)研發(fā)了鋼管混凝土拱橋建設若干關鍵技術,解決了我國大跨度鋼管混凝土拱橋施工中的一些關鍵技術瓶頸,參與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項;
4)研發(fā)了公路橋梁檢測、健康監(jiān)測與維修加固若干關鍵技術,為完善我國標準規(guī)范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參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