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土木學院力學系黨支部主辦的校園文化品牌“云影漫談師生讀書會”在金盆嶺校區(qū)六教207舉行第十七期報告會。
讀書會由力學系黨支部書記董國朝老師主持。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張可榮教授、雙一流辦副主任趙冰老師,力學系主任唐雪松教授作為嘉賓蒞臨現(xiàn)場指導。經(jīng)管學院黨委書記王宏教授作為本期特邀主講。
進入正題之前,由趙冰老師為同學們講解“讀書會”舉辦的初心及其意義,錘煉力學系學子的各項大學中必須要學會的能力。接下來由張可榮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主講嘉賓。
然后就是同學們翹首企足的講演環(huán)節(jié),本期讀書會有三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為《工科大學生氣質(zhì)涵養(yǎng)漫談》,由特邀嘉賓王宏教授開講。
首先,王教授開了個玩笑,“我們是讀書會,不能讀機”,輕松的語言也把大家趕路、上課的疲憊一掃而空,直切主題。在氣質(zhì)形成之前一定要先學會做一個大學生,那就要理解“生存、生活、生命” 的意義,緊接著王宏老師告訴同學們思想、精神成人是大學生氣質(zhì)形成的必備條件,王宏老師指出,大學生氣質(zhì)要提升,就一定不能不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王老師語重心長的告訴同學們,氣質(zhì)、素養(yǎng)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者的積累都能導致兩者的質(zhì)變,而素養(yǎng)又是什么呢?老師引用一句非常經(jīng)典的話“把所學全部剝?nèi)?,剩下的就是你的素養(yǎng)”意味深長的說明了這個問題。最后,老師告訴同學們,作為一名大學生,社會的中堅力量,我們一定不能浮躁,面對知識,面對生活都是如此,萬丈高樓平地起啊!任何的急功近利帶來的是事倍功半。
第二個主題為《新故相推,日生不滯》,由工程力學1802班張鑫同學主講。
王同學向大家介紹了船山先生王夫之的生平事跡,為大家引述講解了很多具有哲理意味的經(jīng)典,讓大家切實的了解到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中國大思想家的風采。
第二個主題為《教育的意義》,由工程力學1801班的彭志潔主講。
彭同學首先為大家講解了自己對教育一詞的講解,然后從當代社會教育的正面負面影響中來比較了教育的意義,然后舉了一些生動的,切切實實的例子,也告訴大家,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站,總結(jié)為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演講結(jié)束后,讀書會的三個主題引起了現(xiàn)場同學的深切思考, 王拓同學也站起來為彭志潔同學補充自己的見解。
交流結(jié)束后,本次讀書會在張可榮教授的總結(jié)和點評中拉下了帷幕。最后張教授鼓勵同學們踴躍報名參與下一屆的讀書會,并介紹了待定主講人的選題。




(文/董國朝 審/張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