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下午,在云塘校區(qū)工三B319教室,澳大利亞國家數據研究所邵全喜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作題為“Uncertainty analysis in hydrological modelling”的學術報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張永勇副研究員應邀為我院師生作題為“考慮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流域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模型構建及其在面源模擬中的應用”的學術報告。我院胡國華教授、李誠副教授、盛豐副教授、石月珍博士、隆院男博士、曾杭博士、黃草博士及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由胡國華教授主持。
首先,胡國華教授對邵全喜教授和張永勇副研究員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并向在座的師生介紹了邵全喜教授和張永勇副研究員的基本情況。邵全喜教授主要從事數學統(tǒng)計理論與方法及其在水文氣候方面的應用研究工作;張永勇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復雜流域環(huán)境水文過程數值模擬、水文循環(huán)與水資源管理、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等研究工作。
報告中,邵全喜教授從水文研究中存在的不確定性開始講起,介紹從數據獲得到模型應用中存在的各種不確定性,并通過實例論述了模型應用中由于參數率定的不確定性的累積,可能導致最后所模擬結果出現(xiàn)較大偏差。張永勇副研究員首先介紹了建立水文模型的意義和其中的機理,對先有水文模型做了比較評價,并詳細介紹了其所在團隊開發(fā)的考慮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流域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模型,對模型中的評估指標、參數敏感性分析、參數自動優(yōu)化、模型不確定性分析模塊做了詳細講解。
報告結束后,胡國華教授進行了總結。他希望在座的本科生、研究生們要向兩位教授學習,積極思考、努力學習,鼓勵同學們攻讀碩博士。同時在座的師生就水文統(tǒng)計方法的應用及水文模型應用過程中應注意問題等進行了交流討論。本次學術報告得到了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學院師生的熱心參與,促進了校內外師生的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