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面:重大成果出版由教育部社政司發(fā)放統(tǒng)一的封面。封面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設(shè)計,共分13個大的學科門類。封面設(shè)計及裝禎另有統(tǒng)一要求。內(nèi)封上注明“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成果”。加環(huán)襯。
2.開本:重大成果出版統(tǒng)一使用異16開本,成品尺寸:170mm×228mm,版芯尺寸:115mm×190mm。
3.紙張:重大成果出版封面用紙統(tǒng)一使用250克銅版紙覆亞光膜;正文用紙一律為60克膠版紙。
4.正文:正文統(tǒng)一使用5號宋體字,起行空2格,回行頂格。
5.注釋:文稿一律用當頁、頁下注(不能用章后注、節(jié)后注)。正文與頁下注之間用一條短橫線隔開,該橫線占稿紙上的一行,緊靠左端起,占八格,不要加在兩行之間,以免因太不醒目而漏排。注釋號一律用①②③……。
引文后均需加注釋序號,并在當頁下方注明出處。注釋順序為:作者,書名,××出版社××年版,第×頁(示例:楊辛、甘霖《美學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82頁)。如引自譯作,則注釋順序為:方括號加原作者國籍,原作者,中文書名,翻譯者,××出版社××年版,第×頁(示例:[法]波得里亞《消費社會》,劉成富、全志剛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5頁)。如轉(zhuǎn)引自雜志上的文章,則注釋順序為:作者,篇名,雜志名,××年第×期(示例:杜書贏《內(nèi)轉(zhuǎn)與外突》,《文學評論》1999年第1期,第114-116頁)。如引自外文著作,請用原文注明:作者,書名(或篇名加雜志名),出版社,出版年月,頁碼,且書名、篇名、雜志名均需用斜體(示例:Terry Eagleton Litera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imited,1983,p194)。
(注:或者使用國家標準,但是,許多人對國標抱有疑義,認為國標不符合中文使用習慣,看著不舒服。)
6.引文:文稿中的引文、注釋必須仔細核對原文,保證文字(連同標點符號)準確無誤。不得引用二手資料,也不得引用非公開出版物。實在無法引用原書的,要實事求是地注明“轉(zhuǎn)引自某書”,不能照抄該書標注的原始出處。編輯抽查發(fā)現(xiàn)有三條以上引文與原書不符,可退請作者重新核對。
對經(jīng)典著作引文要使用權(quán)威的、譯文準確的版本,凡收入“馬恩選集”、“列寧選集”的文章一般不引用“全集”;“毛選”則引用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注:不引用“毛選”第五卷,如一定要用,可引用《毛澤東著作選讀本》、《毛澤東文集》或個別文章的單行本)。
成段引文起首空4格,轉(zhuǎn)行空2格(右邊均頂格)。并使用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號,一般用5號楷體或仿宋體。
7.提要:每章前,需加簡潔的內(nèi)容提要。
8.標題:通行體例。格式為三級標題:“章”、“節(jié)”,“節(jié)”下為“一、二”(以上三層的標題均獨占一行,左空6格,轉(zhuǎn)行也空6格),“一、二”下為“(一)、(二)”,“(一)、(二)”下為“1、2”,“1、2”下為“(1)、(2)”。之后不宜再分,以免層次分得太細。
9.序號:文中的并非結(jié)構(gòu)層次而是敘述性的小點,請用“第一、第二、第三”標記,不要再用“一、二、三”或“1、2、3”,以免與各級標題混淆。
10.尺寸:文稿用A4紙縱向打印,小4號字,每頁900字左右,紙上容許下半截空白(注明“緊接下頁”)或上半截空白(注明“緊接上頁”)。
11.修改:不能截短、加長或在旁邊粘貼紙條。如果某處需補入一段,可加在紙邊空白處;如空白處加不下,則應(yīng)重抄或剪貼成兩頁。
12.圖表:有圖或表,請用白紙畫出后再貼在稿紙上(因為制圖或排版時,稿紙上的橫豎線有可能干擾圖、表中的橫豎線)。圖號和表號分章為起訖(如圖3-1,表5-4之類),圖號和圖題寫在圖的下方,表號和表題寫在表的上方。全稿完成后,請在頁面左下角用鉛筆標上頁碼。
13.目錄:定稿后須編制目錄,目錄上只列出“章”、“節(jié)”二級或“章”、“節(jié)”、“一、二”三級,目錄須與正文標題一致。
14.譯名:外國人名譯名首次出現(xiàn)時,應(yīng)在中文譯名后括注原文,再次出現(xiàn)時可省略,同一人名、譯名全書要統(tǒng)一,名詞、術(shù)語的譯名也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