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 教研室 | 類別 | 項目 | 級別 |
傅如良 | 原理 | 教學成果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程改革與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 | 省級三等獎 |
龍曉東 | 心理 | 優(yōu)秀教材 |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 | 省級和校級 |
張承安 | 形勢與政策 | 教研教改立項 | “兩型社會”背景下湖南區(qū)域成人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與實踐 | 省級 |
成海鷹 | 原理 | 教研教改立項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 | 校級 |
陳萬求 | 基礎 | 精品課程 |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 校級 |
陳穎 | 綱要 | 精品課程 |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 校級 |
傅如良 | 原理 | 教學團隊 |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團隊 | 校級 |
周艷紅 | 基礎 | 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 | 長沙市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調研 | 國家級 |
卿定文 | 概論 | 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 | 湖南省修建高速公路帶來的農民失地問題探究--以張花、長瀏告訴公路為例,分析農民失地問題 | 省級 |
蔡學英 | 原理 | 教研論文 | 論“兩型社會”建設背景下高校馬克思主義原理課實踐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 咸寧學院學報2009.4 |
蔡學英 | 原理 | 教研論文 | 論“兩型社會”建設提供強大的理論與人才支撐--兼論高校“兩課”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實踐 |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9.4 |
蔡學英 | 原理 | 教研論文 | 兼論高?!八颊n”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實踐--為“兩型社會”建設提供強大的理論與人才支撐 | 高等教育研究(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第一期 |
易顯飛 | 原理 | 教研論文 | 用科學實踐觀引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實踐教學 | 科學時代2009.7 |
易顯飛 | 原理 | 教研論文 |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視野下的實踐教學 | 高等教育研究(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第一期 |
唐葉萍 | 原理 | 教研論文 | 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思考 | 科學時代2009.9 |
成海鷹 | 原理 | 教研論文 | 論兒童接受道德教育的情感和心理機制 | 教育探索2009.2 |
唐土紅 | 原理 | 教研論文 | 當代我國價值教育與價值重構的范式轉型 | 思想教育研究2009.9 |
趙玲玲董艾輝 | 概論 | 教研論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實證分析-以長沙理工大學為例 | 福建高教研究2009.1 |
余乃中 | 原理 | 教研論文 | 后現(xiàn)代主義的馬克思影像 | 教學與研究2009.9 |
周宏軍 | 基礎 | 教研論文 | 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大眾化二題 |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8 |
董艾輝 | 原理 | 教研論文 | “接受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當代教育論壇2009年第9期 |
嚴敏 | 原理 | 教研論文 | 多媒體技術在政治理論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 教育探索2010.2 |
余乃中 | 原理 | 教研論文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風險與憂患 | 探索2009年第2期 |
郭華李雨燕 | 原理 | 教研論文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實踐教學具體模式簡析 | 咸寧學院學報 2009年第六期(12月底出) |
郭華李雨燕 | 原理 | 教研論文 | 基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研究 | 高等教育研究(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第一期 |
陳立中 | 綱要 | 教研論文 |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及其路徑 | 高等教育研究(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第一期 |
張承安 | 形勢與政策 | 教研論文 | 從近三十年研究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趨勢 |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09.5 |
易顯飛 | 原理 | 教研論文 | 作為哲學范疇的價值界定的三個視角 | 理論探討 2009年第6期 |
唐土紅唐忠高金梅(06) | 原理 | 老師帶學生發(fā)表的論文 | 論權利存在的基礎:一個政治倫理的探視 |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 |
陳立中梁宇霄(07級學生) | 綱要 | 老師帶學生發(fā)表的論文 |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中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及其路徑 |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
劉保國夏歡周櫻音 | 概論 | 老師帶學生發(fā)表的論文 | 六十年來工人階級新變化的歷史唯物主義解讀 |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