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孝軍應邀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在云塘校區(qū)工科三號樓A320會議室為化學學院師生作了一場題為“光驅動智能染料:從靶標識別到腫瘤診療微納生物傳感研究進展”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化學學院院長楊榮華主持,院黨委書記程云輝、副院長曹忠、朱志平及化學、化工、食品、生物等相關學科的老師、研究生100余人參加了學術報告會。
報告中,彭孝軍首先強調了精細化工在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簡要描述了我國精細化工發(fā)展的現(xiàn)狀以及和發(fā)達國家的差距,提出發(fā)展精細化工2.0勢在必行。他結合其課題組的研究工作,講述其研發(fā)的染料在信息和生命醫(yī)療方面的成果轉化。其中,耐候性打印染料、染料血液細胞分析系統(tǒng)等技術性突破,一舉打破了日本、美國等國家的壟斷局面。
會上,彭孝軍重點闡述了“癌癥診療用染料”在腫瘤成像與治療領域的前沿應用研究;其主導研發(fā)的染料能很好地顯現(xiàn)出腫瘤的準確位置和大小,對腫瘤的光動力學治療有很好的療效。他在講座上還就DNA測序染料、血栓光動力治療、柔性顯示材料等原始創(chuàng)新表達了更多的暢想和展望。
學術報告會后,學院教師和同學積極提問,就如何進行染料分子的篩選、如何調控腫瘤部分單線態(tài)氧的濃度、染料分子結構對超氧自由基產生的影響、如何實現(xiàn)信號實時原位獲取等問題與彭孝軍展開了熱烈討論。彭孝軍對現(xiàn)場老師和同學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氣氛非?;钴S。彭孝軍的詳細講解、透徹分析讓聆聽報告的師生們受益匪淺,對我?;瘜W、化工、食品、生物等相關學科領域的學術研究與發(fā)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附:彭孝軍簡介
大連理工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78年就讀于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專業(yè),1983年8月起為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專業(yè)研究生,1989年獲博士學位,1990-1992年為南開大學有機化學博士后。1992年在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工作,先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研究,包括高性能染料、熒光探針、光學材料,在數(shù)碼彩色打印、血液細胞分析系統(tǒng)等領域獲得產業(yè)化應用,分別獲得2006年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和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先后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化學化工學部委員、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委員會委員、美國染料與紡織化學協(xié)會會員等職務,1995年獲評“遼寧省先進青年科技工作者”,2000年獲得“大連市十大科技青年”稱號,2000年被評為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 2001年成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獲得者,2007年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8年成為遼寧省首屆攀登學者。2015起連續(xù)入選Thomson Reuters全球 "高被引科學家",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文/鄒振 李焰 圖/林朝暉 李焰 審/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