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10:00,應長沙理工大學化學化工程學院的邀請,國家杰青、長江學者、中南大學教授杜勇在長沙理工大學云塘校區(qū)工三A320作了題為“材料智能設計:軟件、科學數(shù)據(jù)庫及設計實例”的學術報告,報告由化學化工學院電力與交通材料保護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曹忠教授主持,化學化工學院部分教師和研究生百余人參加了交流會。
杜勇教授分別從背景、材料智能設計軟件、材料智能設計數(shù)據(jù)庫、材料與產品設計一體化實例幾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報告結束后,杜勇教授與師生開展了熱烈的討論,杜教授用風趣的語言回答了老師和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讓在座的師生受益良多。
隨后,杜勇教授作了題為“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zhí)接?/span>”的報告,從基金選題構思、摘要及標題的凝煉、關鍵科學問題的撰寫、內容設計等方面作了細致講解,并分享了個人豐富的申報經驗,對青年老師提出的基金申報疑問進行了嚴謹、詳細且幽默的回答,該匯報對學院2022年基金申報工作起到了指導與推動作用。





報告人簡介:
杜勇,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德電化學儲存系統(tǒng)集成計算材料工程聯(lián)合實驗室”和“中德微結構聯(lián)合實驗室”主任。德國洪堡學者,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基金委創(chuàng)新群體負責人,國家杰青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992年獲中南大學博士學位,隨后在東京大學、巴塞羅那大學、克勞斯塔爾大學、維也納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從事研究11年。國際刊物CALPHAD和J. Phase Equili. Diff.副主編;國際刊物Int. J. Mater. Res.、Vacuum和J. Mining&Metall. 編委及金屬學報等國內刊物編委。研究領域包括相圖、相變、微結構、結構-性能相關性;Al合金、Mg合金、Cu合金、硬質合金及耐磨涂層、核材料、高溫合金、能源材料等。獲省自然科學基金一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國際相圖委員會最佳論文獎1項,獲發(fā)明專利5項,在國際刊物發(fā)表論文698篇,SCI收錄651篇,SCI引用近萬次。(圖文/張進 審/卿志和)